思归乐小说 novel.ljq.me,最快更新纸贵金弥最新章节!
秦百川缓缓地松开了皱褶的眉头,脸色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
“四小姐,真的是个妙人儿,有意思。好吧,四小姐说的条件我都答应,我们重新订立契约,一切都按照四小姐说的办。我的诚意足够了吧,四小姐。”
六月拱手施礼,“多谢秦掌柜,我们互惠互利才能合作愉快。”
金大山这一下复活了,转头看向秦百川,不过秦百川明显是没看金大山,眼睛还是审视的盯着六月。
柳河动作很快,没用了一炷香就重新写了一份契约,这一下六月看过之后,双方满意的按下手印,写下了各自的姓名。
秦百川带着人告辞出来,赶回客栈,今晚他们就启程回乡。
柳河在路上问秦百川:“掌柜的,您为什么同意这些条件呢?这明显对我们是不利的,这位四小姐合该是做生意的料。”
秦百川道:“这位四小姐可是有大本事的人,眼光很毒,竟然能够看穿我们和齐家的关系,把所有契约书上对我们有利的都变为对金家有利的,能够一眼看出问题的本质,这就是本事。”
很难想象一个七岁的女孩子刚刚打败了自己这么一个老谋深算,精于算计的生意人,是自己刚刚太过于仁慈饿,还是说自己做的打算,当然这里面包含了一些让人不愉快的恶意后果,这些后果是秦百川提前可以预知的,但是偏偏什么都不说,但是承担后果的就是金家纸坊。
被人揭穿,还是被一个七岁的女孩子,秦百川感觉脸上有点热意。
这种经验不多,但是足以让人心中不安!
不过才七岁就已经这样,要是再大一些,那么谁还能在这人目光下遁形,更何况是挂着纸神转世的名头,如果放任金六月这位四小姐就这么成长,会不会将来成为隐患呢?
秦百川深思,可是又不由得想扇自己耳光,想什么呢!这不过是一个七岁的女孩子。
这不过是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即使真的有本事,光是一个女字,就足以限制她很多东西,要想出人头地,几乎不可能,真本事又能怎么样,还不是必须在父兄的庇护下过活!
秦百川离开了金家,前脚刚走,就有人上门了。
大门被敲响,其实这种作坊式的宅院,大门都不会关闭着,都是一半门敞开,方便客商随时进来商谈。
不过敲门就是礼节问题,这是一种礼貌。
金大山还在屋子里看契约书,有点儿找不着北的感觉,像是喝了一点酒,头晕晕的,他不明白的是,自家的女儿就那么几句话,这事情就这么定了?
生意什么时候这么好谈了?秦百川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金大山想问六月,可是六月已经带着初一,十三和十八去看材料,今天订好的桑树皮和楮树皮都会到,是半年的用量,全部堆在前院的仓库里,那是一间简易的仓库,就是为了存放材料的。
这个女儿现在比金大山还要更像是一家纸坊的掌柜的,事事亲力亲为,而且总能找出毛病。
大门被敲响的时候,六月和三个哥哥刚走到仓库门口。
初一走过去,问:“谁啊?”
这个时候,会是谁呢?
大门口露出几张陌生面孔,有些忐忑的张望,看到初一尴尬的笑了笑掩饰心中的慌乱,打头的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结结巴巴的说道:“这位大哥,我们是来给纸神当学徒的。”
“我家没有纸神。”初一不耐烦的堵了一句,就不希望有人这么说妹妹,自家妹妹是纸神的徒弟没错,但是纸神的徒弟和纸神能一样吗?
那不是招人恨的啊。
这是哪里来的不懂事的孩子啊。
男孩子吓了一跳,但是很快就涨红了脸说:“有的,有的,我打听过了,就是你家。那天那个女孩子就是你家的。”
初一刚想把人赶出去,六月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大哥,让他们进来吧!”
初一翻白眼,狗屎运很好,自家那个妹妹竟然同意让这样的人进去。
“进来吧!”
初一招呼几个人走到库房门口。
六月站在高高的台阶上,竟然有种高大的错觉。
几个人一见到六月就跪到了地上。
“纸神,纸神祖师爷,您就收下我们做学徒吧!”
“求求您了,收下我们吧!”
“我们不要工钱,只要管一口饭就行,可以签订契约的,多长时间都行。”
“是啊,我们都不要工钱。”
几个人已经是语无伦次,说什么的都有。
初一有些想笑,这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上赶的要做学徒的,以前他们家可用不起学徒,纸匠学徒那必须是纸匠师傅愿意收的才行,否则手艺是不外传的,一般都是父传子,子传孙,要想当学徒,也要看看有没有那个气数。
就金大山的手艺,没人愿意来当学徒的,这算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我不是纸神,你们不要再叫我纸神,否则我就不收你们了。”
六月的话让几个人陡然止声。
“您,您愿意收我们做学徒?”还是那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似乎是被惊喜砸的有点不知所措。
毕竟学徒那可不是谁都愿意要的。
“你们都是哪里人?”六月问,底细身家总要知道一下,不明身份的人不怕,怕的是伪装了身份来打探的人。
男孩子急忙回答:“我们是城隍庙的孤儿,靠要饭为生!”
十八“扑”的一声,差一点儿摔倒。
估计是男孩子也感觉到自己说的话不靠谱,没有人家喜欢用他们这种孤儿,没有家,没有家人,就意味着没有牵绊,做事一旦不用心,跑也就跑了。
不像是有家知根底的,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急忙解释道:“我们家里原来也是开纸坊的,还不都是齐云镇三年一次的纸市大比,我父亲落败,家里生意一落千丈,最后破败了。父亲生病去世了,母亲带着我们几个孩子过活,可是在这齐云镇都是知根知底的,没人愿意用我们干活,最后拖了几年,母亲也去世了,我们就只好在城隍庙安了家,靠乞讨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