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挖到一艘宇宙战舰

第四卷 全面发展 第270章 新的排名评价指标

挖到一艘宇宙战舰 阿勇老哥 4871 2021-12-02 00:50

  早在两年前,姜余就已经在布局亚洲区大学的排名。

  而且这个排名的打分机制上得到了几乎所有亚洲国家的认可(殖民地除外)。

  “岛国在全球经济中排名第二,他们的工业生产技术,以及其中的科学技术含量都是举世闻名。”

  “每年的专利申请数量和论文数量,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

  “获得包括诺贝尔等国际大奖的次数也是全亚洲排名第一。”

  “但他们大学上的亚洲排名却非常离谱,只有两所大学在前十,而且比较靠后。”

  “您说一下,他们能甘心吗?”

  “就连人口稀少,有乡巴佬之称的澳洲大学,也把他们压了下去,您说这不是侮辱人吗?”

  “两个弹丸之地的大学,没出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居然包揽了前四名,把大家当傻子吗?”

  QS榜单中雇主评价和同行评价占的比重很大,在收集声誉评价时主要集中在欧洲。

  评价范围不够大,这就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因为是英格兰发起的榜单,所以会过分夸大英格兰(包括殖民地)和加拿大、澳洲学校的声誉。

  姜余最后总结道。

  “其他几个排行榜在评价指标上各有侧重,但是他们的偏向也比较严重,您知道为什么吗?”

  不等杨校长回答,姜余就继续说道。

  “您可以看看,这些排名靠前的学校分布图就明白这些人的险恶之心啊!”

  “港岛的十多所学校,其中有七家排名超过清北,知道为啥吗?”

  “这其中就有几个最重要的原因,首先,就是让内地的最顶尖的学子们报考港岛那边的学校。”

  “这样的排名很容易造成虹吸效应,造成了内地人才的流失,用心极其险恶。”

  “其次,港岛的大学基本上都偏向于文科,比如金融、律师、会计等,研究性的学科非常少。”

  “这就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清北就是两个最蠢的二愣子,最反面的典型。”

  “内地的学校,特别是名校,大多数都是研究型的综合大学,如果向港岛学习,那基本上就都废了。”

  “这是一个阳谋,如果太在乎,那就上当了。”

  “同理,新加坡大学也是如此,它是东南亚各国的中心,排名的用心也是极其险恶的。”

  “新加坡的大学里面,教授们的出身都很奇好,几乎全是世界名校出身。”

  “看了这个不要怕,因为其中大多数人都是自己带着新加坡的钱去英美名校读的博士学位。”

  “如果自由竞争的话,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那么厉害,甚至根本进不了清华北大,更别说我校了……”

  “盎格鲁人尤其是英格兰,他们知道自己落后了,所以更要破坏其追赶的国家。”

  “不仅仅是从政治上着手,他们更要从教育体制上进行破坏。”

  “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其实已经成功了。”

  “桦国清北,印度理工,棒子大学,基本上都落入了这个陷阱,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先进的教育体制被阉割……”

  姜余接下来又叙说了一系列自己的反击措施。

  比如,大学排名上的评价指标和权威认证。

  1.校友获奖:获诺贝尔奖、巨匠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

  2.教师获奖:获诺贝尔奖、巨匠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

  3.高被引科学家: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学者数量。

  4.论文:在《自然》、《科学》和《巨匠》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

  5.国际论文:被SSCE和SSCI收录的论文数量。

  6.全球和地区学术声誉:其师生出产的论文或者技术对各自国内的贡献,以及对世界的贡献。

  7.师均表现:上述六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

  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岛国和桦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已经位列全亚洲投两名。

  其话语权自然加重。

  这一份大学排名指标,就是两国最权威的普查机构做出的,对理科类学校排名非常合理。

  两国都利用各自的影响力,让亚洲46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承认了其准确和权威性。

  最关键的是,相互之间的教育主管部门认可其学历和文凭。

  港岛、新加坡、澳大利亚均被排除之外。

  按照姜余的意思,除非他们愿意接受新的排名评价指标,否则,不认可他们的学历和文凭。

  就让他们彻底的自娱自乐好了。

  岛国参与评选的大学就有40家,桦国有65家,棒子国5家,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要不没有,要么最多的也就一两家。

  其实,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为了这些事情,两个国家都让步很多。

  毕竟,那些发展中国家在教育体制上,确实有各种各样的奇葩操作……

  比如说,为了争取印度的参与,桦国和岛国都妥协了许多。

  不仅给了他们两所大学的参与指标,而且还把印度理工大学这一次的排名“弄”到了第9名。

  杨校长对那些不在乎,赶紧把心中的疑问说出来。

  “那些以后回去再说,先说说我们学校的排名如何?”

  姜余竖起两根手指头,没说话。

  “第二名吗?”

  姜余微笑点头,然后解释道。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岛国的学校确实比较牛逼,前十名中,他们就占六个,桦国三个,阿三一个。”

  杨校长长吁了一口气。

  他心中的石头总算放下来了。

  “第二名也好,总比吊车尾强。”

  姜余安慰道。

  “其实,您也不必妄自菲薄,咱们们学校,在全世界的名气还算是挺大的。”

  “《巨匠》的主编是咱们学校,论文发表人数最多的、质量最高的,也是咱们学校。”

  “岛国那边的人,也是很认可咱们实力的,您也别担心,最多两年后,第一的位置就拿回来了。”

  《巨匠》上面发表的论文还真不是随随便便乱吹的,其中有很多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被引用的次数也非常多。

  按数量来说,《巨匠》早就超越了《自然》和《科学》,只不过影响力没那么广而已。

  现在,姜余也在拓展《巨匠》的国际影响力。

  比如说,这两年来依次推出了英文版、法语版、日语版等十多种语言版本。

  在奖励方面,每个学科都设置了将近十套奖励方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